「翻译」收藏者谬论

本文最后更新于 <span id="expire-date"></span> 天前,文中部分描述可能已经过时。

我们每个人都会收集有用的内容且对此感觉很好,收集本身就是收集这一行为的奖赏。作为知识工作者,我们总是想找到下一个突破性的想法亦或为了激发智力:为此堆积许多有用(promising)的书籍和文章,几乎将半个互联网的内容添加进收藏夹,这一切只是为了让我们有「处于时代前沿」的感觉。

原文标题: The Collector’s Fallacy • Zettelkasten Method
原文作者: Christian
原文链接:https://zettelkasten.de/posts/collectors-fallacy/
本文由 Haukeng 翻译,首发于 Haukeng’s Blog

让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为「收藏者谬论」。为什么是谬论?因为知道一件事与了解一件事并不一样,知道一件事是非常表面化的,因为知道仅表示确定它的存在,仅此而已。最终,这种「好像了解」阻碍了我们变得更好。收藏东西并不能让我们真正地学到什么,除非我们将那些别人创作的内容,讯息及想法吸收融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将内容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我们就不会有所改变。因此如果仅将内容收集归档并不能让我们有任何进步。

收集并不会让我们进步

收集材料并不会让你有所进步。这件事就像学生打印了许多需要阅读的文本,但在打印后便一直放着一样。这些打印出来的纸张便成了一个「借口」, Umberto Eco 在 How to Write a Thesis 中讲到:「有很多人只是将文本打印出来但实际上对内容可以说一无所知,却沉迷于已经读过这些内容的幻觉中。」

最严重的情况是我们不断把这些打印的纸张堆积起来,直到这些东西堆积到了惊人的高度,变得难以管理,之后我们便完全忽视了它的存在。因为把文本打印出来要远比阅读和了解它快得多,所以我们花了半小时的时间站在打印机旁积累需要好几天阅读才能读完的内容。(我们应该注意不要积累超过你能处理的量)

在收藏夹管理方面也是如此。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网页并为了预防下一次找不到它,因此我们将它作为书签收藏起来。电子收藏夹和我们认为那些现实中需要了解的文本文件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们是一样的,将它收藏保存起来并不替代你的阅读和思考。

为什么我们要收集这么多东西而让生活变得如此混乱呢?

打印文件可能会上瘾。这是因为当我们按下「打印」按钮打印出一些内容后,我们马上就会得到对应的奖励(一张纸)。当我们使用现代的大容量打印机时,打印出来的纸很快便堆积成山。而且,打印出来的纸张是真实存在的物质。所以当我们能够看到堆积成山的纸并且感受到它的重量时,我们便得到了更多的「精神」奖励。当我们在打印文本时,就像 Skinner 训练鸽子一样不断训练自己。(下面的视频链接就是这个实验)

Adventures in The Skinner Box: Operant conditioning (Dove Example) - Youtube

就像 Skinner 实验中的鸽子行为被食物的奖励强化了一样。我们按下「打印」按钮便可以得到打印出来的纸张。这一种反馈令人感到满意。由此产生了一种错觉,我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看看我的那一堆纸堆得多么大!

像打印文本是自我奖励且具有成瘾性一样,我(原作者)认为,当我们把网页添加到收藏夹并且对书签进行分门别类然后放入一个又一个的文件夹时,我们也落入了一样的自我奖励陷阱中。我们对把网页加入收藏夹时也会感到满意,因为我们不用再担心失去获取这些内容或信息的途径。我(原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做了详细的介绍。

那么对收集上瘾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做?

调查,阅读,吸收

正如 Eco 警告我们的那样,单纯地收集并不能增加我们的知识。我们必须阅读那些文本从而吸收其中表达的想法并且从中学习到新的内容(知识)。只有当我们从文本中学习并且运用其中所呈现的想法时我们才可称得上是有效的阅读,有效阅读意味着这些文本永久地改变了我们自己的学识。为此在阅读时我们最好是将文本内包含想法或思想提取出来并且记在「本子」里。

如果阅读时没有记笔记,那知识的增长也只是暂时的。一旦忘记了所阅读的内容,那之前的阅读也会变得毫无价值。总有一天你会忘记那些你读过的文本内容,因此,从长远来看,阅读时不记笔记只是在浪费时间,就像你从来没阅读过那些文本一样。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次在写作我们自己的项目时还得反复挑选参考文献的原因。我们阅读文本并从中提取出信息,将其放入我们的短期记忆当中,然后便在草稿中将提取出来的信息写下。但其实我们只是将文本内的信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这并不能增加我们自身的知识。这也是一个普遍的,低效的写作方法。

所以当你阅读文本时,记笔记是唯一合理的阅读方法,因为一套笔记系统可以成为你思维记忆的扩展,可以把文本内包含的信息整合进你自己的知识体系内。将所读的内容用于增加自己的知识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这也是唯一可持续的信息处理的方式。你将文本含有的信息整合进你的知识体系中,让这些信息永久存储在其中,而不是借助短期记忆将其直接从原文当中转移到你的项目中。

另外记笔记意味着你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笔记,而不用每一次都去查找原文的细节。

我很少第二次去查看资料。如果我必须这样做,那就意味着我第一次没有把工作做好
–MK, of “Taking Note Now”

这是克服收藏者谬论的第一步:意识到手头拥有的文字并不能增进我们的知识,我们必须使用它;单单读书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记笔记,以创造实际,可持续的知识。

特别是当我们开始调查新事物时, Eco 在 How to Write a Thesis 中建议当我们将文本打印出来后应当立即阅读并作标注。如果我们训练自己及时地处理打印出来的内容,我们会感觉到我们一段时间内真正能够处理的能有多少。

调查,阅读及吸收的短周期效果要比长周期要好。通过一个完整的,从调查到吸收的周期,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调查事物的主题。当我们知道得更多,我们的判断就更有依据,因此我们的调查就更有效率。另一方面,如果在还没开始项目前我们便把许多需要阅读和处理的资料带回家,当我们处理完一部分的资料(便解决了问题)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剩下的那些资料变得毫无用处。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和纸张的浪费,我们最好是一步步地让自己沉浸在学习的过程中,而不是仅仅凭猜测做出重大的预先决定(从而造成了许多浪费)。

保持调查,阅读和吸收的短周期是避免我们收集资料的先天上瘾的一种强有力的方法。

更新于 2014-07-17: 最近,我(原作者)写了一些关于这个主题的文章,其中包括了一个更详细的计划来形成习惯。我(原作者)称它为知识循环

想要养成一种习惯,你必须给自己设定可操作的限制并记录它。

  • 先做一个小时的调查,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处理。

  • 然后快速回顾这个周期:进展如何?你学到新东西吗?这段时间是长是短?

  • 之后,如果你觉得时间不合适,可以稍微改变一下时间限制。

重复这个循环,跟踪你的工作效率,直到你建立一个符合你需要的有反馈的工作流程。

接下来,我们将了解如何规避收藏者谬误,以及如何在在线阅读和处理 RSS 订阅时保持组织有序。

想要停止无止境的收集并开始变得极具生产力吗?试试我(原作者)的方法,并告诉我这个方法对你有用吗?最后的时限是多长?

2020-09-05 使用写作猫查找了文章的错别字并进行了修改。

「翻译」收藏者谬论
本文作者
Haukeng Ghou
最后更新
2020-11-07
许可协议
转载或引用本文时请遵守许可协议,注明出处、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评论

您所在的地区可能无法访问 Disqus 评论系统,请切换网络环境再尝试。